Ⅰ. 我不以福音为耻
当使徒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章16节宣告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时,他所表达的绝非仅仅是个人的信念,而是在罗马帝国那宏伟浩大的世界中心,依然毫不畏缩地作出信心的大胆告白。保罗写信的当时,罗马帝国(Roman Empire)正处在历史与文化上极其辉煌鼎盛的时期,拥有令人惊叹的荣耀和权势。然而,在这庞大的世俗势力面前传扬福音,并非易事。想到保罗本人因为传福音而坐牢、遭受鞭打等各种逼迫,就能深切体会到,他开篇一句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究竟拥有多么重要的意志宣示与信仰告白的意义。
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4章13节中承认,传福音的人有时会被视为“世界上的污秽,万物中的渣滓”。他以哥林多教会信徒的情况为例,揭示出当时的基督徒在社会中往往被看作最底层、最卑微的人物。哥林多在商业与军事层面都十分重要,在罗马帝国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。然而,居住在这样一座城市的基督徒几乎不具备任何社会权力或财力,经常遭受世人的嘲弄和轻视,甚至直接的迫害。保罗在这种现实情境中强调,虽然他们看似“万物的渣滓”,却正如装载宝贝的瓦器(参《哥林多后书》4章7节),成为彰显神大能与救恩的器皿。
与哥林多相比,罗马本身更是权势和繁华的巅峰。如今我们只能看到残垣断壁的古迹,但即使是这些遗迹,也足以让人想见当年的灿烂与威严。罗马以军事实力、经济实力以及广袤的领土为基础,征服并融合了众多民族。在这样的帝国中心,要宣扬流血的十字架与复活的福音,从世俗角度看,无疑是极度令人羞耻、甚至显得荒谬可笑的事情。然而,使徒保罗却借着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这番宣告指出,无论帝国多么华丽强大,最终所有人都必须通过福音的大能才能得救。
保罗之所以能够如此大胆自信,根源何在?因为在往大马士革的路上,他亲身与复活的耶稣基督相遇(参《使徒行传》第9章),并且深信唯独主的十字架与复活才能拯救有罪的人类。保罗确知自己因这福音而得救,也确信这福音对于所有相信的人就是神的拯救大能。即使经历过羞辱与耻辱的时刻,然而对那些“正走向灭亡”的人,十字架的道理是愚拙,但对“正在得救”的我们却是神的大能(参《哥林多前书》1章18节)。
张大卫牧师也一再强调《罗马书》1章16-17节的重要真理。今天,许多教会和信徒在世俗的价值观、物质的富足、智慧的夸耀,或科学技术与文明之光面前,时常表现出自惭或退缩的姿态。面对世界的疑问:“十字架的福音对现代人还有效吗?”“耶稣的死与复活真的可信吗?”有些人可能变得畏缩,甚至不愿向他人坦承自己是基督徒。然而,正如保罗所教导的,再灿烂辉煌的罗马文明或任何世俗的荣光,都无法替代“福音”这一独一无二的救恩真理,这一点我们绝不可以忘记。
和保罗的时代一样,我们这个时代同样存在诸如“希腊人求智慧”那类精于思想批判的人士。他们将福音,尤其是十字架与复活视为“愚蠢之举”。就像犹太人传统中“凡被挂在木头上的都是被咒诅的”观念一样,在某些文化传统或思维方式中,人们仍然难以理解十字架的死亡。可即便如此,保罗依然宣称“犹太人要神迹,希腊人求智慧,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”(参《哥林多前书》1章22-23节),毫不屈从当时主流的价值体系与哲学。他坚信唯独福音能够拯救罪人、改变世界,无论遭受怎样的讥诮与逼迫,他都立志“不以福音为耻”。
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这一宣言,并非只是自尊心的表态,更蕴含着深邃的信仰奥秘。在罗马帝国的淫威之下,在自负的希腊学术圈里,在因传统而闭塞的犹太群体之中,保罗始终向所有人传达同一个信息,这信息在当今依然有效。现代世界里,人们或许以财富、学术、权力或文化为傲,但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人类。若把现今陷于水中即将溺亡的世界比作随波沉浮的人,那么我们抛出的“福音”这条绳索才是唯一能救命的东西。保罗的信念正基于此。张大卫牧师也在多次讲道与著作中,反复呼吁教会在后现代社会中仍要坚持福音、绝不以之为耻、要勇敢宣扬。
保罗为什么先说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呢?因为他要在罗马这样的大帝国中心郑重宣告:“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。”在世人眼中似乎卑微无奇的十字架,却承载着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神圣大能。在保罗看来,无论是罗马帝国,还是希腊的智慧,或者犹太人的传统,若没有透过福音获得救恩,终究无法逃避神的审判。因此福音不是可耻之事,而是值得骄傲、不能隐藏的神大能之所在。
在教会的历史长河中,那些不以福音为耻、勇敢传扬福音的人,往往能够超越时代局限,推动历史的转折。初代教会的殉道者为福音而舍命,同时也以荣耀的信心见证基督;宗教改革者面对中世纪庞大的教权体系,直言无惧地传扬福音真理,开启了新的时代;现代许多宣教士在艰难的工场里,依旧毫不退缩地传扬十字架福音,引领无数灵魂归向主。从这个角度看,保罗说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时的开场宣言,至今仍然带给我们强有力的挑战。
当然,身为社会中的一员,我们不妨对学术、文化、艺术、技术等抱有兴趣,对于其中有益于人的方面也可积极接纳。但是在“人的救赎”这一根本问题上,绝无任何能替代福音的东西。因为福音乃是“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”。使徒保罗在《罗马书》的开篇就高举这救恩议题,因为它关乎灵魂的生命。这是世上任何人类方法、智慧或知识都无法成就的“永生之路”,只能在福音里才能找到。保罗无法对此保持沉默。
在现代社会,科学、医学和各种形式的“知识”都极度发达,让人享受从未有过的便利与速度。然而人内心的空虚、罪疚和对死亡的恐惧却依然如故。物质越富足,精神世界越复杂,有时反而凸显人灵魂的深层困境。再先进的医学和技术,也无法真正消除人性中的罪恶与局限。诸如“人为何而活?”“死后将如何?”“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”等终极疑问,依然亟待答案。
由此可见,保罗说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的核心,至今仍然熠熠生辉。许多人依然认为福音是愚拙的、落伍的、不够学术严谨的。但保罗却视福音为终极的智慧,也是岌岌可危的人类可以抓住的唯一盼望。张大卫牧师也多次在讲道与著作中指出,时至今日,最尖端的科技也无法成就对罪人的救赎,无法彻底治疗灵魂的疾病。如果教会在这个世代对宣扬福音心存顾虑、觉得羞耻,那就等同于背对并藏匿世人最迫切需要的解答,这一点我们必须警醒。
保罗引用哥林多教会的例子提到“你们如同万物的渣滓”一样,今天的教会用世俗标准衡量,也许也显得微弱而无能,甚至影响力有限,饱受各种责难。但即便在这样的现实中,教会也绝不可丢失“福音”这一根本。守住并活出福音,大胆宣扬福音,是每一个信徒最重要的使命。因为离开了福音,就没有救恩,也就没有能够根除人存在困境的力量。只有在铭记这一点时,教会才能真正彰显其本质,而信徒才能紧握那比世上一切都更有价值的真理。
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章16节用“因为”(或“因”)这个连词开头,“为什么我不以福音为耻?”他的逻辑根据就在后面紧接着的陈述:“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”。福音才是改变世界的力量,拯救在罪恶中走向灭亡的人类的途径。有了这种确信,保罗不愿隐瞒福音,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代价。无论是犹太人、希腊人,还是所有外邦人,都同样需要这拯救。所以保罗愿意向普天下传扬福音。今天的基督徒也当学习保罗的态度:无论这个世界多么辉煌,终究离开福音就一无所能。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。
保罗的宣告并非只是两千年前的古老文字,而是跨越时空,今天依旧生动有力。当文化与学术日益发达,我们仍无法自我解决罪的问题,也无法用进化论的解释或医学的技术彻底消弭对死亡的恐惧。人灵魂的流浪与虚无,源自与神隔绝的罪性,唯有十字架与复活的福音才能终极解决。因此我们也要像保罗那样,在世界的中心大胆宣称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。这是我们在第一部分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讯息。
Ⅱ. 借着信心而来的救恩大能
紧接着,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章16节下半节宣告:“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。”福音不仅是一则“好消息”或“感人的故事”,更是实际拯救罪人的“大能”(Power)。保罗对此深信不疑,认定福音能成就一切世上的学术、哲学或政治权力都无法完成的工作。这种强烈的强调背后,或许与罗马社会当时的文化自信、知性傲慢,以及多神信仰的环境有关。但保罗并未因此畏缩。他断言:“罗马也好,全世界也罢,虽正因罪走向灭亡,但藉这福音即可得救。”
保罗所说的救恩(Salvation),不仅局限于“脱离地狱,上天堂”的观念,更指向整个人存在于神大能中的再造。包括与罪的决裂、与死亡的隔绝、从撒但的奴役中被释放,同时因重生成为神的儿女而得享永生。这才是人类迫切需要的、唯有“福音”才能带来的神的礼物。
保罗特别提到,这救恩是“先是犹太人,后是希腊人”。作为一名犹太人,他深知以色列历史中对弥赛亚的盼望,也明白主耶稣降临犹太地,以及神拯救的应许是通过以色列而彰显的。所以福音先传给犹太人无可厚非。然而福音并不限于此,它同时也向“希腊人”(即外邦人)开放。保罗通过这点强调,福音并非某个民族或文化的专属,而具备普世性的属性。旧约时代已有此暗示,直至耶稣基督降世,开启了福音广传于万国的新纪元。
张大卫牧师在对此段经文的阐释中也常提及,救恩向全人类敞开。耶稣降临世间,为所有罪人带来悔改的机会。无论何种文化、种族、社会地位、知识程度,只要人听闻福音并以信心回应,便可得享福音的好处。从初代教会的扩展史也可见,不同地区、不同族裔都接受福音,建立教会,这证明福音拥有跨越世俗藩篱的力量。
福音究竟如何展现其“大能”呢?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1章18节指出:“因为十字架的道理,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;在我们得救的人,却为神的大能。”换言之,“救恩的大能”是通过“十字架”临到我们的。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流的宝血、祂的替罪之死与复活,正是救活沉沦之人的关键与大能之管道。
对于渴求神迹的犹太人、爱慕智慧的希腊人而言,保罗却只传“钉十字架的基督”。在人看来,神若要施展拯救,应以权力、奇迹或高度的哲学智慧来彰显。可保罗却指明,神透过看似卑微的“自我卑降与舍己”的十字架成就了最强有力的救赎之路。这是人无法理解的“神的智慧”,同时也是“神的大能”。
保罗在自己的人生中切身体验了这种救赎大能。他原本是狂热守卫犹太传统、逼迫基督徒的法利赛人(参《使徒行传》第8-9章),但与复活的主相遇后,他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完全改观,甚至成为他从前仇视的福音之使者。一个人的生命能有180度的转变绝非易事,可保罗却借着“福音的大能”完全更新,并被呼召成为外邦人的使徒,在各处建立教会。福音不但改变个人,也可改变群体与整个历史。
即便在当代社会,福音的大能仍然适用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人性的罪并未改变,对死亡与审判的恐惧仍真实存在。虽然科技发达,社会文化多元,但内心的空虚与罪恶的问题并未被根治。反倒是文明越繁复,罪的形式越隐蔽,结构性的罪恶越复杂。尽管如此,十字架上的耶稣、祂的舍己与复活,依旧能洗净人的罪,修复破裂的关系,甚至更新群体与文化,这就是福音的特质。
保罗称福音是“神的大能”时,不仅包含属灵面向,也涵盖整个生命的重整。因为人的堕落与神隔绝后,灵魂破碎,从而引发伦理、道德、社会矛盾,以及对死亡的恐惧。但福音让人重生,既赦免自犯之罪,也除去原罪的捆绑,让人得以活出新生命,并且与神重归正确关系。因此,“救恩”不仅仅指“来世的保证”,也意味着今生各方面的翻转与更新。
当然,保罗并没有说“这福音对所有人都会自动生效”。他在这里强调“要救一切相信的人”。当人以信心回应,这福音才成为神大能的媒介,带来拯救。换句话说,从人的角度,需要“信心”。我们不仅要理智上了解十字架与复活,更要在心中相信并接纳,使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赎成为“为我所成就”的真理。如此,那救恩大能才真正“运行”在我们之中。这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与福音大能的运作原理。
张大卫牧师常在讲道中将信心比作“接收礼物的双手”。神已借耶稣基督为我们预备了救恩之道,但若我们不愿以信心去接受或心存怀疑,即便有这样的“礼物”也毫无益处。唯有凭着信心领受时,那救恩才成为我的,并在我内里产生更新、赐我永生。这就是教会不断传福音的理由;若人拒绝信而领受,福音对他就无任何益处。一旦有人相信,便能得到这宝贵救恩,生命被翻转。
“先是犹太人,后是希腊人”也表明,救恩并不受民族或文化的限制。纵观初代教会史:撒玛利亚人、罗马军官、埃塞俄比亚的太监、希腊哲学家等,各式各样的人都因相信福音而得救(参《使徒行传》第8章、第10章、第17章等)。神的救恩计划并非“歧视”某个群体,而是“普世”地临到所有人。福音的力量正是跨越一切障碍,时至今日亦然。
保罗之所以能如此坚持看似“愚蠢”的十字架与福音,正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其中的“大能”,并在他人身上多次验证。罪人悔改、生命成圣,仇敌般的人彼此相爱,形成教会群体,在世俗眼里不可能合一的多元性,却在福音里合而为一。保罗目睹了这改变,便深信再强大的罗马、再高深的希腊哲学、再自豪的犹太律法,都比不过福音带来的救恩改变。因此,他愿意不顾任何嘲弄和逼迫,坚持传扬这大能的福音。
在今天的处境中,我们有时因教会在世人眼里的负面形象或有限的影响力而感到灰心、羞耻。然而回顾保罗时代,基督徒当时受到的迫害和嘲讽比现今更严厉,他们却紧紧抓住福音。而那时福音也在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中迅猛传开、教会不断建立。福音能穿越苦难、改变历史。只要我们坚守这信念,即便世界再如何否定,或科技再怎么先进,惟有福音才真正拯救并医治人心。这就是保罗说“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”在当下仍大有功效的原因。
Ⅲ. 神的义与义人的生活: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
接下来,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章17节进一步阐明核心结论:“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,这义是本于信,以至于信,如经上所记:‘义人必因信得生。’”这节经文既是宗教改革的基石,也堪称基督教救恩论的精髓。保罗指出,福音中“显明了神的义(Righteousness of God)”,使罪人得以称义,而整个过程是“本于信,以至于信”,即完全凭信心而成。
我们通常谈到“义”时,会想到“对与错的标准”。但圣经所说的“神的义”却饱含更深的救恩意义。人都在律法之下显为有罪,无法靠行为达成律法的要求(参《罗马书》3章10节起),因此都被定罪。但神借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替我们承担罪债,使罪人能因信称义。换言之,“神的义”乃是因神的救赎之爱与恩典而白白赐给人的,我们无法靠自身的功德达到那个层次,唯独靠神主动赐下的“转加”(Imputation)。
保罗在《加拉太书》3章10节指出:“凡以行律法为本的,都是被咒诅的。”律法固然能使人知罪,但并不提供摆脱罪的方法,反而彰显出人无法守全律法、被罪捆绑的现实。因此在《罗马书》和《加拉太书》中,保罗特别阐明试图藉律法自我成义是何等徒劳,唯有基督才是通往神的义的唯一道路。这也正是“福音中显明了神的义”的要旨。
张大卫牧师在多次讲道里强调,“福音就是神把独生子赐下作为人类的义”这一事实。正如《罗马书》5章8节所示,当我们还是罪人时,基督就替我们死,显明了神的爱。神方面已成就了完全的救赎行动,这才是真正“神的义”。而“这义正是本于信,以至于信”,意味着从头到尾,唯独借着信心来领受它。这里正是新约最核心的信息。
接着,保罗引用了《哈巴谷书》2章4节:“义人必因信得生。”当年哈巴谷先知面对巴比伦帝国的威胁,从神得到“义人因信而活”的启示。如今保罗把这个预言运用在罪和死掌权的世界里,宣告即使罗马帝国再怎么强盛,这世界终将面对神的审判。正如巴比伦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一样,罗马帝国也非永恒。无论外在环境多么黑暗或罪恶横行,借着神的救恩,“义人”会因信心得享永生和神的保守。
“义人必因信得生”这句话也是宗教改革者马丁·路德(Martin Luther)深刻体悟并高声宣扬的真理。路德在中世纪教会的卖赎罪券等败坏行为中,强烈反对“人可凭善行或功德换取救恩”的教导。他在研读《罗马书》1章17节、《加拉太书》等书卷时,提出了“唯独信心(Sola Fide)、唯独恩典(Sola Gratia)、唯独圣经(Sola Scriptura)”的宗教改革口号。强调人无法凭行为自救,而只能单凭信心领受神在耶稣基督里所赐下的义,并在此基础上存活。
这一点对当代教会同样适用。即使今天,仍有人认为“只要做好事就能得救”,或认为“虔敬的宗教仪式、奉献可积功德换取称义”。可保罗却严正告诫:义人绝非靠行为或律法,而是“因信得生”。这里“得生”不仅指肉体存活,更包含在罪与死之权势中获得真生命,与神恢复和好,并最终进入神国度的荣耀。这是“在福音里称义之人”所独享的恩典。
值得注意的是保罗那句“本于信,以至于信”。这是说从始至终,我们能够得救并继续活在救恩中,都单单依赖神的恩典与基督的功劳,而我们的回应一直是“信心的接力”。信仰生活并非一次性决断,而是从最初信主到离世归主,不断地在信心上又加上信心。即便罪会不断攻袭,但称义之人始终依靠“神的义”,在悔改和信心中不断前进。
“义人必因信得生”同样是基督教伦理的根基。我们若认知自己全然仰赖神的恩典,不是凭功德或行为换来救恩,就会产生谦卑、感恩与爱的行动。若能靠自身的善行或功德得救,那么人就易自负,也可能轻视他人。但福音告诉我们:“你一无所有,却是因恩典而被拯救。”因此,因信称义之人不该随意论断或歧视他人,反倒要心存感激,宽容接纳同样陷于罪中的邻舍。
张大卫牧师也常在信息中提醒,教会有时会受律法主义侵蚀,导致信徒彼此用行为和标准去批判。实际上,我们已因基督的宝血而成义,“为何还要用律法的尺子来定罪别人或自恃为义呢?”“义人必因信得生”若深植于信徒心中,便时刻提醒我们得救是靠基督替我们完成的“代赎”,而非我们自己的“好行为”。这是教会和信徒务必守住的核心真理。
总之,保罗的要旨非常清晰:人的义并非来自自己,而是经由耶稣基督的代赎,作为神纯粹的恩典加在我们身上。我们凭信心接受这恩典,就被算为义,并在此后持续因信而活。“因信称义”也意味着“因信而生活”。救恩不仅是某个瞬间的事件,而是一生都在信心中持续成长、印证的过程。
这里所说的“神的义”,也体现神的信实。阅读《罗马书》全书可见,保罗强调神在旧约的应许已藉弥赛亚(耶稣基督)的到来而实现,并且向犹太人和外邦人同时敞开救恩之门。这证明“神是公义的”,不仅在审判方面,也是指祂信守拯救之约。神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付清罪债,这远超人所能测度的恩典。
我们如今正活在这个恩典当中,唯独借着信心与这恩典相连。保罗在《罗马书》1章17节仅仅揭开序幕,随后会进一步讨论人的罪、神的审判、基督的救赎,以及因信称义的教义。这些内容向来被视为基督信仰的核心精华,也带给历代神学家、牧者和信徒无穷的亮光。“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”被视为打开信仰之门的钥匙。
所以,这节经文绝不只是头脑层面的认知而已。保罗能在罗马帝国面前毫无畏惧地宣称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,背后正是对“因信称义”的真理抱持彻底的确信。他在福音中亲身经历了赦罪之恩和神的大能,这对他而言并非抽象神学,而是让他整个人生脱胎换骨的实在经历。也正因如此,他才能蔑视罗马帝国的权势,看淡世间一切都无法与福音的价值相提并论。
张大卫牧师一再指出,这段《罗马书》1章16-17节不但具备宗教改革的意义,也对现代教会回归信仰本质提出深刻呼唤。“唯独因信”并非只是口号,而是宣告我们所蒙的救恩完全基于神的恩典,不依赖人的功劳。由此衍生的谦卑和感恩会催生出对神的全然委身,也带来世上所无法给予的自由、喜乐与从容。因为一个从罪人变成义人的人,其存在本身就见证了神极大的恩典,使他在世人面前毫不羞愧地传扬福音,并以信心行事,践行神的爱。
“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。”这不仅针对个人救恩,也关乎教会与历史。教会每次抓牢此真理,就会经历更新与改革。保罗在罗马帝国时代、路德在中世纪教权黑暗之中,以及我们在当代世俗文化的冲击下,都有同一个不变的依靠:那就是借十字架与复活彰显的神大能——福音。正如张大卫牧师在许多场合再次重申,只有当我们回归福音之本,教会才能焕发生命力,在世间肩负好盐与光的使命。若我们大声宣告福音、不以为耻,并且在信心中领受神的义、照此而活,神的国度便要在这地结出宝贵的果实。
《罗马书》1章16-17节的信息极其丰富,想要完全涵盖绝非易事。但归纳而言,核心要点有三:
通过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,我们学到在任何世俗压力中,都要相信福音才是救人于罪的神大能,并勇敢站立。
“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,要救一切相信的人”,提醒我们在教会事工上务必要优先传扬福音;因为世上再无其他方式可解除人类罪与死的问题。
福音中显明了“神的义”,唯有藉着信心才能得着,使我们成为义人,并且进入永生。因此“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”在今日仍是生动的现实。
这两节经文简洁有力地浓缩了福音的本质、大能,以及凭信称义的救恩核心。正如宗教改革者路德曾见证,当他领悟此文时,“仿佛看见天堂之门豁然洞开。”如今我们读这话,也同样会被其中的属灵光辉所点燃。只要我们记得福音、坚持福音,就不会以福音为耻,并在信心里活出神赐的义。这样,世人才能看见那真正的救恩之路。
最后,“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”不仅关乎个人的得救,更是神给予教会与时代的信息。每当教会重拾此真理,便会经历复兴和改革。保罗在罗马帝国的威势面前如此宣讲,路德在中世纪的黑暗教制下坚持捍卫,今天的我们在各种世俗与文化的冲击中亦当同样毫不退让。这唯一不变的内容就是福音——神在十字架与复活中彰显的大能。唯有站在福音面前,教会才能真正活过来,成为世上的光盐;唯有我们不以福音为耻,勇敢地宣讲,并因信称义,顺着神的义而活,才能使神的国在现世显出可贵的果实。
《罗马书》1章16-17节的主旨可以总结为:第一,“我不以福音为耻”;第二,福音是神的大能,能救一切相信的人;第三,福音中有神的义,透过信心使我们得以称义并进入永生。因而在此基础上被称义的人并非靠行为或世上可夸之事,而是完全借着十字架所成就的恩典与神的爱而成为新造的人。这就是《罗马书》1章16-17节的终极信息,也是历代教会所传承的信仰中心。
愿我们每天谨记:“唯有义人必因信得生。”信心的本质,就是相信并感谢神在十字架上所彰显的义。我们在此看见自己的永恒盼望与生命根基。任何人的思想、帝国的权势、时代的潮流都无法替代这福音。当我们能在福音面前无惧站立,这正是当代基督徒无上的特权与使命。阿们。